在实战中,要完全展现李忆如的辅助特性,需要进行特定的战术配置。咱们构建队伍的核心思路,得围绕控场续航与爆发输出这两个维度来,同时还得留意角色成长和战术站位之间的协同效果。
角色职能互补也很重要,核心阵容建议采用铁三角结构。把李忆如当作战术中枢,搭配一名群体控制型队友(像林月如的七绝剑气或者景天的剑阵封锁),这样就能形成战场压制;再配置一个治疗支援角色(比如阿奴的灵蛊疗愈)来维持战线;最后配上爆发型输出(例如重楼的魔神破阵),实现快速清场。
连携作战体系也有讲究。李忆如的灵缚咒可以作为战术起手技,这时候控制系队友要马上接上范围限制技能。当敌方行动受到限制时,治疗角色得提前布置恢复结界,给重装输出角色创造安全的爆发窗口。特别要注意技能冷却周期,建议制作技能循环时间表来进行优化。
角色培养是有优先级顺序的。首先是控制强化,李忆如的符咒命中率得通过灵符类法器来提升,建议优先强化到85%这个基准线;其次是生存保障,治疗角色要配备回灵速度加成的饰品,确保关键时刻有足够的治疗储备;最后是输出阈值,主力输出角色的暴击率要突破临界值,建议通过淬炼系统提升到55%以上。
战术站位也有门道,推荐采用三线纵深阵型。前排让具有突进能力的控制角色当先锋,李忆如和治疗单位居中,形成指挥中枢,爆发型输出放在侧翼安全的位置。要根据敌方攻击模式动态调整,要是遇到范围技,就得及时切换成雁行分散阵。
实战中还有几点要注意。队伍等级差要控制在3级以内,装备强化也建议同步进行。每周目结束后,要重新评估角色成长曲线,及时调整法器搭配方案。建议建立至少两套不同战术倾向的阵容,来应对多变的战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