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赛事核心规范总览


1. 赛事定位与功能


这项赛事的目的是选拔新兴赛区的潜力战队,采用全年三个阶段的巡回赛制。最终入围的队伍能获得次年全球总决赛的直通资格。
2. 参赛资质审核


参赛战队得满足这些条件:具备注册满6个月的职业俱乐部资质;主力选手要在所属赛区完成全年80%以上的常规赛事;替补选手必须通过官方青训认证。
3. 战队人员配置

每支战队要提交6 - 8人的正式名单,其中包括1名队长和2名候补选手。名单锁定之后,只允许在赛事间隔期申请一次人员更替。
4. 硬件配置标准




比赛现场会配备统一规格的240Hz刷新率显示器,选手可以自带经过认证的外设装备,不过所有设备都要提前48小时提交安全检测。
5. 场地管理细则

主舞台和备战区会进行物理隔离,非参赛人员不能进入战术讨论区。比赛期间,选手要全程开启队内语音记录设备。
6. 赛程与奖励机制



赛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季前入围赛(3月)、跨区对抗赛(7月)、冠军锦标赛(11月),年度总奖金池提高到了420万美元。
7. 对战流程规范




比赛启用了新版BP系统,在禁用阶段新增了“双盲禁选”机制,英雄选择的倒计时缩短到了35秒,战术暂停次数限制为每局2次。
8. 特殊情况处理







要是遇到重大游戏漏洞,裁判组有权启动时空回溯系统,选手得在15秒内提交异常报告,经过技术验证后再决定是否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