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战对抗场景中,当操作者驾驶各类作战单位投入对抗时,往往会情绪高涨。最近,面对多样化战斗载具的选择难题,广受关注的伊邪那美级战斗平台成了大家热议的对象。接下来,我将从性能参数和战术运用的角度,为大家解析这个作战单位的特性。
这个作战单位的机动性能相当卓越,它的矢量推进系统能让它在半径50米内完成急转动作。在火力输出方面,它配备了双联装轨道炮系统。实测数据显示,穿甲弹头的初速能达到1200m/s,有效射程可覆盖12海里。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水下发射模组具备战术突袭能力,我建议大家优先升级弹道校准装置。
在武器配置上,它重点搭载了Type89B型智能鱼雷。这种鱼雷采用了尾流自导技术,就算在最大航速75节的状态下,也能稳定追踪目标。不过要注意,该型弹药的装填周期是25秒,建议配合主动声呐系统来预判目标。在战术定位方面,我推荐保持5 - 8海里的交战距离,借助地形掩体进行机动打击。
它的防御体系有明显的短板,电磁装甲最大承受值只有3800焦耳。面对多目标饱和攻击时,它的生存率会下降到42%。所以在编队作战时,建议配置两艘防空护卫单位,优先激活能量护盾升级模块。另外,它的红外特征比同类单位低18%,很适合执行侦察突袭任务。
综合来看,这个作战单位属于高风险的战术型装备。如果是熟练的操作者,利用它的隐蔽特性,首轮打击成功率能达到83%。建议搭配预警无人机来感知战场态势,同时要注意避开敌方反潜机组的活动区域。当它的能源核心处于过载状态时,航速能短暂提升到42节,这个特性可以用来紧急脱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