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机动性单位在战场中可是肩负着破阵与收割的双重重任。就拿战术目镜使用者来说吧,他们螺旋飞弹那爆发性的伤害,再配合上灵活的冲刺走位,在中距离交火的时候,能形成很强的压制力呢。像具备三段位移的忍者系角色,在通过影闪避来调整站位时,还能利用反弹机制反制敌方的弹道攻击。不过,要把握好这种攻防转换,那可是需要大量实战经验的积累才行。
团队续航的核心单位得兼顾战场感知和生存能力。音速扩散者可以通过切换治疗/加速音域,既能维持团队的血线,又能辅助团队转点;生物狙击手注射纳米激素的时机特别关键,要在敌方控制技能进入冷却阶段后释放,这样能让强化效果的持续时间达到最长。
地形封锁专家在据点争夺中有着很重要的战略价值。哨卫模式的火力压制得依托掩体来展开,部署之前一定要确保侧翼是安全的;穿墙箭矢的抛物线轨迹需要结合具体地图的高度差来计算,再配合音波箭来侦测敌情,就能实现精准的隔墙打击。
阵型维持者对护盾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团队推进的节奏。十字军护盾展开的角度得根据敌方火力点动态调整,在能量盾快要过载的时候,要及时后撤去充能;粒子屏障释放的时机得和队友受击的节奏同步,当能量转化率达到70%以上时,施放重力漩涡能创造出绝佳的团战机会。
预判机制方面,要多观察敌方关键技能的冷却状态,比如说当敌方控制技进入冷却时间时,就可以大胆地向前压了。
终极技能运用上,能量积累完成后,要优先考虑集火目标或者反制对方的大招连锁。
协同作战时,要建立技能释放的优先级链条,像先手控制再接范围伤害这种经典组合就很不错。
地形利用也很重要,要掌握各地图高台的位置和血包的分布情况,特别是拐角处垂直打击点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