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术对抗里,强化坦克的隐蔽性能可是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要是能降低敌方的侦测半径,那坦克在战场上的存活率和战术主动性就能大大提高。下面就给大家说说优化坦克隐蔽效能的完整方案。
咱来解析一下隐蔽强化体系。
一、强化基础隐蔽属性
A.先天隐蔽系数 每辆战车都有个固定的隐蔽基准值,这个数值直接关系到它最终的隐蔽上限。所以在选配载具的时候,得综合考虑基础隐蔽值和观测能力。那些基础隐蔽基数高的战车,经过强化后能发挥出更大的战术价值。
B.乘组专精训练 要是乘员掌握了隐蔽专精技能,就能把基础隐蔽属性提高60%。就拿基础值是20.99%的战车来说,经过专精训练后,能获得12.94%的增益(20.99×0.6≈12.94),这优势可就明显啦。
C.热信号抑制装置 给坦克装上排气热能中和器,能有效降低引擎的红外特征,把热源信号强度削弱35%-45%,热成像的侦测距离也能缩短18 - 22米。
D.动态伪装系统 模块化伪装网可以改变战车的外形轮廓特征,再配合环境色温调节功能,能让光学识别的误差率提高40%-55%。建议优先把这个系统部署在狙击位和侧翼突袭单位上。
E.环境适配改造 给坦克涂上对应地形的迷彩涂装,能让暴露距离缩短10%-15%,要是把雪地、沙漠、丛林这三种基础涂装组合起来用,效果会更好。同时,建议再加装棱镜折射装甲板,这样能削弱敌方激光测距的精度。
F.地形遮蔽应用 在运用战术掩体的时候,有个50%遮蔽法则:灌木丛能提供50%的隐蔽加成,倒伏树干能提供30%,复合掩体的效果上限是50%。所以优先选择半封闭地形来实施机动比较好。
要是能把上面这些战术模块综合运用起来,战车的综合隐蔽效能能提高65%-80%,再配合机动战术,就能在战场上形成有效的压制。不过要注意,不同模块之间存在兼容阈值,建议到训练场去实测一下,找出最优的组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