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更新的游戏版本中,异常行为实体「追踪型单位」的运作逻辑可火啦,好多玩家都在讨论它。这敌对单位自主行动模式和常规AI可不一样,下面我就好好给大家分析分析它的行为特点,再分享些能实际操作的对抗办法。
这实体能适应动态环境,但也有能被咱们认出来的特征:
声纹波动这方面呢,当实体跑到离咱15米半径范围的时候,环境音效就会有低频震颤,咱戴上耳机就能捕捉到3.5kHz左右的金属谐振音。
光学畸变也得留意,得仔细观察场景里突然冒出来的动态模糊区域,尤其是墙面纹理出现异常扭曲的现象。
还有设备反馈,游戏里的电磁探测仪(EDD)指针摆动幅度和实体距离是相反的关系。
生存策略如下:
隐蔽行动法则,遵循动态遮蔽原则,选半封闭掩体的时候,得保证有两条以上能撤离的路,最好优先选在可破坏环境要素(像悬挂式灯具)附近的藏身点。
热能管理方案就是利用场景里的低温区域(通风口/水域),这样能降低被红外侦测到的概率,不过在里面待的时间最好控制在90秒内。
遭遇对抗指南:初级警戒的时候,用声波干扰装置(SJD)制造反向声源,成功概率能到78%;深度追踪的时候,激活EMP脉冲瘫痪它的路径计算模块,成功率大概63%。
咱们通过三阶段应对框架(识别 - 规避 - 反制),就能有效降低这实体的威胁等级。我建议大家在训练模式里多试试不同场景下这实体的行为树,了解它路径规划算法的冷却间隔(大概35 - 40秒)。实战的时候,起码得留两种反制手段,好应对它突发的状态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