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意识进阶(位置预判)——五年玩家的战术解析
嘿,距离上次发布攻略都过去俩月啦,最近工作和教学的事儿太忙,所以攻略产出就有点延迟了。这次的攻略呢,我会结合动态图示,用问答的形式,重点给大家解析一下位置预判里的视野预判机制。
上期咱讲了视野暴露机制,像兵线、防御塔、英雄单位、技能特效、视野之灵、对抗路传送法阵这些都会产生视野。这期呢,就接着来聊聊实战里的位置推理逻辑。
位置预判主要能分成经验预判和视野预判这两类。比如说经验预判吧,要是敌方选了裴擒虎,咱就可以预判他是红开还是要去反野;还能通过经济增速的突变来推断敌方打野的动向。不过这期的重点呢,还是视野预判的系统运用。
视野预判的核心逻辑主要从资源分布和视野残留这俩维度来考虑:
一方面呢,可以根据战场上现有的资源,像兵线、野怪、防御塔、战略点这些,来判断敌方单位的动向。
另一方面,解析敌方单位消失前的移动轨迹,再结合路径上的资源点交叉验证。
在敌方四个人复活的时候,咱得按照下面这个优先级来判断他们资源争夺的顺序:
首先是中路兵线,它离高地最近;接着是红区野怪,这可是战略资源;然后是下路兵线,它是往己方推进的;最后是主宰,打主宰得团队一起协作才行。
要是咱们看到孙膑、诸葛亮清完中线后往下路走了,可马可波罗没出现在中路视野里,那咱们就有两种推测:一种是他在挂机,不过这是小概率事件;另一种就是他正在红区发育。这时候再结合红BUFF消失这个战场信息,咱就能确定敌方的动向,然后搞个蹲伏战术。
为啥优先选红区作为伏击点呢,这里面有俩关键参数:
一个是时间窗口,就是敌方单位到达不同资源点的时间差;另一个是空间距离,也就是作战区域和己方阵型的相对位置关系。
咱们都知道“先处战地者主动”这个战术原则,在离己方更近的红区伏击,既能降低行动风险,还能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优势。要是去追远处的目标,那咱可就容易丧失战术主动权,还可能遭遇反包围。
下期我会深入讲讲进场时机的把控技巧,聊聊怎么通过时空差在战场上占优势。大家要是有具体战例,欢迎在讨论区提出来,咱们一起分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