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的秽土鼬在设计上存在问题,技能还原度不够,核心战斗风格和原著不太一样。志乃版本虽说保证了基础强度,但是没能充分展现出宇智波鼬标志性的须佐能乎体系以及十拳剑封印特性,伊邪那美机制的战术价值也没有得到合理体现。
技能体系重构的话,建议采用双模组充能机制,这样既可以兼顾原著的战斗逻辑,又能适配手游操作:
核心机制是八咫镜·须佐能乎(移动防反)。
充能形式有两种实现方案可以选择:
方案A:分段充能点机制(参考三代雷影)。充能上限是2点,CD周期为10 - 12秒/点。单点释放时是凤仙花爪红(空中火遁手里剑);双点释放则激活移动须佐形态(移速衰减30%),持续3 - 5秒,在这期间能触发两种派生技。
方案B:能量积攒机制(参考活斑)。能量槽上限为3格,每次释放能获取1格,命中还能追加2格。满能量时激活须佐形态,机制和方案A一样。
须佐派生技的设计如下:
常规终结技是须佐拍击(范围扫地攻击)。
防反成功时,会激活十拳剑封印(禁用敌方技能 + 替身2 - 4秒),这个效果设置了全局冷却限制(每局触发上限2次)。
幻术体系的优化方案是:二技能采用双模组触发。短按是月读(9 - 11秒CD,强控抓取);长按是伊邪那美·阴(9 - 15秒CD,金刚体防反)。
伊邪那美完整触发条件为:一是成功防反后记录阴印记(持续10秒);二是普攻终段触发阳印记(草薙剑突刺);三是双印记存在时激活完全体伊邪那美(4 - 6秒时停抓取)。该机制设置了全局触发限制(每局1次),这也符合原著剧情设定。
普攻体系的调整建议如下:1A - 2A保留现有时停平推特性;3A追加天照灼烧效果(持续伤害);4A是草薙剑三连击(参考晓蛇剑技);5A是伊邪那美·阳触发点(扫地突刺)。
奥义体系维持现有的设计,重点是优化技能衔接的流畅度。这个重构方案在保留现有关键帧的基础上,通过模块化技能组件来高还原呈现原著名场面,同时通过触发限制和CD控制来维持平衡性。
核心设计理念遵循:原著还原度>操作手感>战术深度>强度数值。重点补全须佐能乎攻防体系和伊邪那美的因果律特性,让角色机制更贴近忍界大战时期的战术大师形象。
该设计框架在保证竞技平衡的前提下,通过技能组件化设计实现原著经典战斗场面的高度还原,让角色机制和动漫表现有很强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