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以高自由度著称的模拟游戏,InZOI通过突破性的角色定制系统给玩家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它把面部与动作捕捉技术整合在一起,让虚拟角色能精准地还原真实人类的神态和行为特征。
核心操作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角色塑造模块
初始化界面右侧摆着多组预制人物模型,还预设了多种基础角色模板,玩家可以直接选用,也能保存原创角色。这个区域还支持用户作品的云端存储与共享。
在左侧控制面板里,可以对角色生命周期阶段、生物性别及人格特质进行三维度设定,其中性格参数会直接影响后续的NPC交互逻辑。
底部定位栏采用解剖学分区设计,选好特定面部区域后,能通过62个可调节节点实现毫米级精度调整,还支持三维空间内的多轴向操控。
任何标注有色轮标识的服饰或配件,都支持16位色域编码系统。要注意的是,复合材质物品的不同区块可以独立着色,建议搭配对比度检测功能来让色彩更协调。
环境调试工作室有HDR光照模拟系统,里面有12种基础表情模板和9类肢体姿势库,建议在最终导出前进行多光源环境测试。
生物特征捕捉技术
面部动态捕捉要保证移动终端和运行设备在同一个局域网环境里,信号强度最好维持在 - 50dBm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数据传输稳定。
iOS用户可以通过扫描动态二维码获取Live Link Face应用(版本要求13.0以上),Android平台用户需要通过Bluestacks等虚拟化环境来部署。
在捕捉模式选择界面,优先推荐使用低延迟的Live Link模式,这个模式支持52组面部肌肉运动数据实时传输。
在应用程序设置菜单中,要在流媒体协议栈内激活Live Link传输层,建议关掉其他占用带宽的进程。
在添加目标设备的过程中,主机的IPv4地址可以通过命令提示符执行ipconfig命令获取,端口参数保持默认的19418不变。
连接建立后,系统会自动进行128位AES加密握手,状态指示灯呈绿色常亮就表示链路成功建立。
运动轨迹复现系统
动作捕捉模块要依靠外部运动传感设备,具体的桥接方式可以查阅游戏根目录/Guides/Mocap_Integration.pdf技术文档。
初始化校准阶段,角色会自动进入标准T - Pose进行骨骼绑定,这时候不要移动控制设备。
在多角色协同模式下,建议采用分频控制策略,单个捕捉设备最多能驱动4个独立角色实体。
系统运行时要保持至少30%的GPU资源余量,在复杂场景下可以启用动作简化算法来提升稳定性。